首页

女王男奴 小说

时间:2025-05-26 05:32:20 作者:夏季防晒要不要“全副武装”? 浏览量:49568

  夏季防晒要不要“全副武装”?

  专家:过度防晒可能引发多种问题

  一到夏天,防晒衣、防晒霜、防晒面罩、防晒口罩、防晒手套……层出不穷的防晒装备让“防晒星人”个个全副武装,生怕漏进来一丝阳光。这样的防晒真的对我们有益吗?最近“过度防晒”被大家热议,相关专家提醒,过度防晒也可能引发多种问题。

  过度防晒是指个体在防晒过程中采取了超出实际需求、过于严格或不合理的防晒措施。南京市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于晓云介绍,过度防晒主要表现为极端避光行为和过度使用防晒产品两类。如长期避免任何户外活动,或过度遮挡,无论何时出门都要捂得严严实实的,一点阳光都不能晒到。另外还有频繁使用高倍数防晒霜,每1—2小时就要补涂一次,甚至在室内或阴天仍使用SPF50+的产品。

  “很多人对防晒有个误区,认为防晒就是不能让皮肤晒到一点太阳,殊不知,这反而可能带来皮肤问题。”于晓云告诉记者,过度防晒时皮肤长期处于一种被过度保护的状态,皮肤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可能会下降。而且有些防晒产品如果清洁不干净,残留在皮肤上,还可能堵塞毛孔,引发痘痘、粉刺等皮肤问题。

  其次,过度防晒可能会影响身体对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合成不足,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最近就有一女子为防晒黑从来不穿短袖,结果在睡觉翻身时竟直接导致骨折,经过检查发现其因长期过度防晒,体内维生素D仅有7.8ng/mL(正常值为20—50 ng/mL)。“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对钙的需求较大,适量的日光照射更有利于骨骼健康。”于晓云强调。

  那么又该如何把握防晒的度呢?在专家看来,适度的阳光照射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为肌肤注入健康活力,然而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也不容忽视。

  因此以下三个角度值得注意:

  1.避开10—16点外出

  尽量避免在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之间太阳最强烈的时候长时间待在户外。如必须出门,可适当加强防晒措施,戴上宽边帽子、太阳镜,使用遮阳伞等,但也别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风,适当让皮肤接触一点阳光。

  2.室内室外有区分 如果是在室内,靠近窗户时可以适当拉上窗帘,避免阳光直射就好。但如在户外活动,那就要根据活动的时间、地点来选择合适的防晒措施。

  3.防晒指数莫一味追高

  在选择防晒产品时,也别一味地追求高指数。对于日常通勤来说,选择防晒指数在SPF30—50之间的防晒霜就可以了。如果是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或者去海边,可以选择SPF50以上的防晒霜。需要注意的是,防晒霜要在出门前提前涂抹,不要等到要出门了才匆匆忙忙地涂抹,这样可能达不到最好的防晒效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来防晒,如穿长袖衣服、戴帽子、戴墨镜等。衣服的材质也有讲究,选择深色、厚实的衣服防晒效果会更好。

  通讯员 金雨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资企业陕西觅合作:看好发展前景

邹于凤的儿媳饶良招,2003年被确诊为脑瘤,做完手术后成了植物人。从那时起到2021年,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儿媳饶良招从苏醒到能说话再到坐轮椅活动。随着儿媳身体好转,三年多前,邹于凤夫妇搬至2.2公里外的房子,邹于凤风雨无阻坚持每天送2趟饭菜,算下来已有上万公里。

公交车卖早餐,可不是“不务正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表示,京津冀版权协同发展存在着广泛的基础与巨大的潜力,三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将推动版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京津冀新质生产力发展。此次论坛及相关活动选择在高校进行,也有助于让版权理念与意识深入青年学子之间,鼓励年轻人关注版权、走进版权。

中国艺术家美国纽约举办当代水墨艺术展

“无论去哪里,一定要先确保人身安全,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李希表示,最好在出发前将行程告诉家人,保护自己,也避免家人担心。

联播观察|九天揽月二十载 “六战六捷”

2月20日,受寒潮天气影响,北京气温明显下降,最高气温降至冰点以下。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寒潮影响,2月20日至2月23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将自北向南先后出现降温,日平均或最低气温普遍下降8~12℃。2月20日至22日,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图为市民骑车出行。

诗与思之舞 杨庆祥《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出版

徐媛媛从小在贵州农村长大,她说,原以为“三下乡”活动就是去乡下走一趟,以为乡下都差不多,没想到和平时的所见所闻完全不一样。看到当地为乡村振兴作出的努力,徐媛媛觉得,“我们也为乡村振兴作了一点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